2006年,广东白云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即财务管理方向)开始招生,2008年获准单独设置财务管理专业。本专业以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优质人才为宗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变革,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2019年7月财务管理专业成为中教集团国际特色专业。2019年12月该专业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立项。注重立德树人,2021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团队成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等的出现,会计核算工作将被财务机器人代替,人才需求结构将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市场运作、投资、纳税筹划、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财务管理人才将出现巨大缺口,财务管理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将越重要。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经济、管理、金融、法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资本运作、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能力的的高素质职业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立足珠三角,面向广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毕业生主要在财务管理及会计领域中从事出纳、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资金管理、财务经理等岗位的工作。
基本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全日制四年
毕业最低学分162学分
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 通识教育知识
学生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职业发展规划、体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 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会计学和审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 专业知识
学生须系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财务分析、组织行为学、商法等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 专业能力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基本技能及大数据分析、外语应用等业务处理能力;并参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管理,以及投资项目的初步可行性分析等专业能力。
■ 跨文化工作交流能力
具有较强的跨国界沟通、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工作交流能力,能够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商法,初步具备在涉外机构、跨国公司语言交流与工作能力。
■ 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探索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实践创新创业能力。
(三)素质要求:
■ 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
■ 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的审美观点、文化品位、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国际视野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 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职业道德素养。
■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 注重财务管理实操能力的培养。拥有实验设备新、且较完善的校内实验场地,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组建了专职教师与企业特聘教师紧密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财务管理实操作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2018年,本专业老师参与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优势较突出。本专业专职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0%,依托广东省教学团队,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胜任能力。
■ 实施分类培养模式。与国外高校紧密合作,引进国际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单独组建“国际特色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才路径,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国内就业、创业,与可以去中教集团国外成员高校继续深造等。
■ 实施“1+X”证书制度。注重对学生获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教学安排和能力训练。从大一开始就安排了“初级会计”等职称、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训练课程,鼓励与组织学生报考“初级会计”职称、“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包括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证丶期货从业资格证丶基金从业资格证等)证书。
■ 搭建了专业竞赛服务平台。培育竞争、协作意识,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机制。
构建对接岗位(群)能力的专业模块课程,突出“专业+专长”人才培养要求。最终构建“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
“大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校内集中实践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企业实践教学包括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专业课,专业拓展模块课,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小模块”是指按不同岗位(群)能力设置课程模块,体现专业培养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大平台”主要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 | 专业类课程 | 实践类课程 |
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 | 中级财务会计 | 初级会计训练 |
基础会计 | 财务管理 | 基础会计模拟训练 |
管理学 | 税法 | 智能财务实训或会计信息化基础训练 |
经济学 | 财务分析 | 管理会计综合实训 |
金融学 | 成本管理会计 | 财务决策模拟实训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财务管理 | 校内仿真综合实习 |
市场营销 | 审计学 | 专业实习 |
组织行为学 | 新设财务工作组织与管理 | 毕业实习 |
商业统计 | 审计案例分析 | 毕业论文 |
专业沟通技能 | 电子报税模拟实训 | |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 会计信息系统 |
“小模块”主要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模块 | 主要课程 |
1 | 公司理财模块 | 资本市场、投资学、纳税筹划、企业内部控制 |
2 | 纳税筹划模块 | 税务会计、税务代理实务、纳税筹划、国际税收 |
3 | 智能财务模块 | 智能财务基础、Python基础、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务决策 |
4 | 管理会计模块 | 全面预算管理、管理会计案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管理会计 |
核心课程
基础会计、税法、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本市场、投资学
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三大类。
课程实验是针对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如财务管理课程实验等。
校内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利用实验中心的实验平台和相关模拟软件集中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所学理论课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内集中实践”主要课程
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4学分,是指“3+1”的一年企业实践教学,是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教学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校企“双元”课程,以及专业能力拓展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以提高,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校内集中实践”主要课程
获得证书
初级会计师、或证券从业资格系列证书之一(包括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等)、或银行从业资格证
实验室建设
广东白云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之一,成立于2005年。中心于2012年评选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7年完成验收获得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该中心于2019年10月迁至北校区,占地5600平方米,追加投资1600万元。财务管理实验是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实验场地由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两部分构成,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承担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综合实训、财务决策模拟实训、智能财务实训、会计信息系统、ERP综合应用等专业单项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在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我校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一个全仿真的教学环境,“把企业搬进校园,实现了上课=上班”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体会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打破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陌生感与神秘感,能快速适应职场工作环境。通过财务管理实验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实操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实验课程全部开出,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
财务管理实验室实验平台软件
实验平台软件 | 软件简介 | 适用课程或活动 |
用友U8 V10.1 | 包括企业财务链、供应链等内容 | 会计信息系统 |
新道VBSE财务信息化竞赛平台 | 包括教考系统、题库包,以完整的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为周期组织竞赛 | “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 |
财会综合 实习平台软件 | 包括不同行业的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实训 | 基础会计模拟训练 “科云杯”全国大学生本科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 |
衡信税务 实训平台 | 包括增值税开票子系统和网上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等内容 | 电子报税模拟实训 “衡信杯”全国税务技能大赛总决赛 |
用友T3 柠檬云财务软件 | 包括企业财务链的基本内容 | 会计信息化基础训练 |
金蝶KIS 金蝶K/3 | 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往来管理、报表与分析;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等 | 会计信息系统 |
财务决策模实训平台 | 包括企业购买或租赁厂房、生产线决策; 付款、研发决策 | 财务决策模拟实训 |
用友T3 柠檬云财务软件 | 包括企业财务链的基本内容 | 会计信息化基础训练 |
鼎信诺审计软件 | 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 | 审计实训 |
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 固定经营、自主经营 | 校内综合仿真实习 |
仿真公司实验室和政务服务中心
多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景
实践基地建设
本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有322个,其中紧密合作企业基地有16个,通过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按照“岗位相关,本科层次”原则,开发的实习岗位,保持岗位总量储备,逐步提高实习岗位的质量,确保企业实践教学效果。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及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
职业前景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双师型教师 8人,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优势突出。2021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团队成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积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深受学生好评。
专业课专任教师获得会计学及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位比例为93%,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3%,拥有高级职称(含副教授)及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专任教师数量与结构见下表。
专业专任教师数量与结构一览表
职称 | 学位 | 年龄 | 学缘 | |||||||||
教授 | 副教授 | 其他 | 博士 | 硕士 | 其他 | 35岁及以下 | 36-45岁 | 46-55岁 | 56岁及以上 | 本校 | 外校 | |
境内 | 境外 | |||||||||||
2 | 5 | 9 | 2 | 14 | 4 | 7 | 3 | 2 | 11 | 3 |